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防登革热 广州每月灭蚊一次成今年常态

  2014年,广州市共开展24次全市统一行动,灭蚊防控经费总计2亿元;今年每月开展一次全市病媒生物防治大行动,疫情发生时,适时启动每星期五下午的的周末全市统一灭蚊

  广州市面临登革热卷土重来的威胁。该市发现两处公园蚊子活动猖獗,确定登革热防控风险正在增长。

  广州市卫计委在5月8日通报上述信息。按照该市早前下发的防控指引,全市有3个区符合防控工作要求,其余9个区的风险级分别为一至三级。

  登革热是热带疾病,致死率不高。该病在广州并不罕见,事实上从2006年起,广州每年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均占全国一半以上。

  广州市政府今年对此充分重视,是因为去年该市录得建国以来病例数最高记录。

  2014年,广州市有3.7万人感染登革热,这一数据是广州自1978年以来累计病例总数的2.4倍;其中住院人数达到1.4万人,并有5人因此死亡。

  今年层层下发到街道一级的指引,全名为《广州市蚊媒密度分级及响应工作指引(试行)》。

  《指引》将蚊媒密度分为零级至三级四个档次,并要求分级采取相应行动。其中,三级属于最高级风险水平,需要启动紧急蚊媒控制措施,包括灭蚊频次为一周内全区域覆盖两次。

  2014年,为防控登革热,广州展开“人蚊大战”。

  在室外,有关部门出动应急消杀车大面积喷洒灭蚊药水,还在公园的水池里大规模投放“食蚊鱼”;在室内,基层政府号召家家户户清理鱼缸、水培植物等等。

  全市灭蚊统一行动共开展24次,共花费灭蚊防控经费总计2亿元。官方解释称,这笔钱不仅包括灭蚊费用,还包括下水道防蚊闸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购买喷雾器等硬件,临时雇佣的人力成本等。

  从观感而言,这些措施是在登革热疫情爆发后密集开展的,属于仓促应对。有些地方矫枉过正。

  包括广州市汇城害虫防治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伍明亮在内的多名专家认为,大规模不科学的化学药剂灭蚊,导致蚊子产生抗药性。更糟糕的是,蚊子的天敌被误杀,造成蚊虫生长更加猖獗。

  “蚊子的活动规律掌握不到位,导致防控面积、范围、手段和时间了解并不到位。”在今年1月初的广州市城管委会议上,城管委主任危伟汉对去年的做法进行了反思。

  他特别提到大范围使用的化学灭蚊:“有市民说,蚊子未必消灭干净了,青蛙、蚯蚓都死光光了,这有没有副作用?我们要反思,有些事情不能拍脑袋,要科研部门抓紧研究,提高科学防控的能力。”

  为此,广州市城管委前往香港、澳门考察,并专门制定《广州市蚊媒密度分级及响应工作指引(试行)》。此外还引进“防蚊周记”制度,要求医院、建筑工地、物业小区、学校、托幼机构、港口场所、机团单位以及社区、村根据周边环境特点,各自做好“消灭蚊媒孳生地”工作,并按周汇报。

  灭蚊统一行动仍然不可缺少。广州市城管委方面称,今年每月将开展一次全市病媒生物防治大行动,“登革热疫情发生时,适时启动每星期五下午的的周末全市灭蚊统一行动。”

  4月1日的“大行动”被媒体广泛宣传。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当天下午4时起,街道消毒站和社会各蚊虫防治公司要对辖区内外进行全面消杀,重点是房前屋后绿化带、居民区楼道、下水道空间等成蚊栖息场所。学校、工地、公园、机关单位和公共场所,则按责任单位和辖地管理落实消杀工作。晚上7时至8时,各居民住户自行购买灭蚊气雾罐、灭蚊片等药械,统一杀灭室内成蚊。

  未来这样的“大行动”,将成为广州市每月一次的“新常态”。